幾年前,萬源市井溪鄉落漩塘村還曾是全市的“三最”村,即村民最貧窮、基礎設施最差、環境衛生最臟;而如今,這個小山村已煥然一新,變成了美麗宜居鄉村。一條條平坦硬化的道路直通農家小院,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房錯落有致地分布山間,一盞盞整齊美觀的太陽能路燈照亮鄉村,一幅幅美麗鄉村的畫卷徐徐展開……
這個曾經的“三最”村的美麗蛻變,與四川川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幫扶密不可分。
不忘初心
積極參與“萬企幫萬村”活動
達則兼濟天下?!按ōh”人始終不忘初心,在做大做強企業的同時,積極響應市委、市政府的號召,對口幫扶深度貧困村萬源市井溪鄉落漩塘村。
落漩塘村地處萬源市東南部的群山之中,海拔約1500米,距離萬源城區80余公里。該村曾經是全市的“三最”村,即村民最貧窮、基礎設施最差、環境衛生最臟。2014年,落漩塘村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50戶178人。
“川環”公司一次性向其對口幫扶的落漩塘村捐贈50萬元,用于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、協助貧困戶發展農業特色產業。
“以前,村里沒有路,方圓十來里就只有一條小土路;沒有水源,村民們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;沒有信號,打個電話得跑到山外頭去打……”落漩塘村黨支部書記黃永壽告訴記者,2014年以來,在各級黨委政府、部門及“川環”公司的大力支持幫扶下,該村建成了10公里平坦的水泥路,連接起了村組的家家戶戶;清澈甘甜的自來水通到了各家各戶;村委會對面小山包上豎起了通訊塔,讓4G網絡信號覆蓋全村;原先破爛不堪的土墻房變成了小洋房,村里還建起了公共服務中心和休閑廣場。2019年,該村摘掉了“貧困”的帽子,實現全部人口脫貧。
向大竹縣東柳街道群峰村捐助資金5萬元,向大竹縣童家鎮高坪寨村捐助資金5萬元,向大竹縣歐家鎮普山村捐助資金40萬元……在對口幫扶落漩塘村的同時,“川環”公司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,結對幫扶大竹縣貧困村1個、黨建結對共建村5個,支持幫助修建村級公路、村級衛生室及黨群活動中心等,每年幫扶資金達200萬元以上。
就業幫扶
“授人以魚”更要“授人以漁”
脫貧攻堅既要“授人以魚”,更要“授人以漁”。近年來,“川環”公司多次投入巨額資金,不斷擴大生產能力,解決就業員工1700余人,其中包括農民工1200余人、退伍軍人50余人、殘疾人200余人,吸納200余名大學生就業。2018年,公司主動為政府排憂解難,接受2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,目前已實現全部脫貧。2018年12月,公司被全國工商聯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、中華全國總工會表彰為“全國就業與社會保障先進民營企業”。
奉獻愛心
始終把公益當一項事業來做
“川環”公司每年都會捐助幫扶患大病困難員工家庭。
2020年初,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,“川環”公司心系“抗疫”一線,主動捐贈100萬元,并號召員工捐款257384元,共計捐款1257384元。
“川環”公司設立“愛心助學金”,對困難職工(農民工)家庭子女大學新生實行“實名制”幫扶,2018年發放愛心助學金9.2萬元,2019年發放愛心助學金9萬元,2020年發放愛心助學金9.8萬元……近三年來,“川環”公司在精準扶貧、尊師重教、愛心助學、員工困難幫扶、搶險救災、修路修橋等方面,先后捐贈達400余萬元。這些善舉,既彰顯了“川環”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懷與擔當,也贏得了各級黨委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。
□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羅烽烈
來源:達州日報網